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

多元識讀: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

作者: 洪文瓊
國立台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多元識讀: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


摘要
識讀(Literacy)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傳統學校教育一直著重口語和書寫文本的識讀。如今面對愈來愈多圖像的現代社會,識讀教育自然也應該有所變革。西方社會的識讀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兩波變革。首波因電視文化的影響,由單軌的文字識讀(literacy)朝向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發展。本世紀之交,由於網路化的衝擊,又興起推動「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的呼聲。針對網路時代的新文化環境,作者認為要推動「多元識讀」,應該先認識網路識讀行為所涉及的內涵。網路識讀行為共包涵「讀者」、「文本」、「技術」三個環節。而所謂網路識讀也就是讀者透過技術與文本或己身之外的讀者互動。

關鍵詞:識讀教育(literacy)、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網路識讀(web literacy)

壹、 前言

電腦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對人類影響之鉅大,迄今仍令人難予想像。對教育界來說,電腦的問世為人類帶來一個嶄新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在二十世紀末九十年代,電腦與通訊科技結合後所形成的網路社會,更是直接影響到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不但改變人類的溝通型態和訊息傳播方式,也影響人類的學習行為,甚至性格。傳統教育體制,如何因應新興起的網路時代作變革,已成為當今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

識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識讀能力(literacy)更是常被用來作為衡量國民教育素質的指標。傳統讀寫教育,千百年來中外同樣都偏重在文字的讀寫或口語說聽上。面對愈來愈圖像化的現代社會,是否應該改變傳統獨尊文字的讀寫教育,尤其在網路興起後,帶來文化環境的遽變,有關採行新讀寫教育的呼聲,更是成為教育界關注的議題。筆者服務的台東大學語文教育系、語文教育研究所,長年來一直以閱讀與教學為發展重點方向。此回本所舉辦的多元讀寫與教學研討會,即有扣合社會脈動與彰顯本所發展重點的用意。由於筆者在所裡開授「電子網路資源」與「多媒體教學軟體」等課程的關係,受此次研討會主題的激引,筆者興起述介二十一世紀網路新時代識讀教育的念頭。本文純粹是個人觀點的論述,懇請方家不吝賜教。

貳、 識讀教育的兩波改革浪潮

人類是在社會各種文化場域中進行學習,也透過多種媒介、多種樣式保存文化、傳遞文化。初民社會傳遞文化的媒介,主要仰賴口語溝通。文字發明後,文字逐漸成為記錄保存和傳遞文化的媒介,但一直到紙與印刷術發明後,文字作品可以透過印刷大量流通,文字才取得保存文化、傳播文化最優勢獨占地位。文字識讀教育從而成為基礎教育的主流。此種文字獨占的優越態勢,一直到十九、二十世紀,留聲機、電話、廣播、電視等文化傳播媒介相繼問世,學校體制教育獨尊文字識讀的傳統都未曾受到撼動。

「識讀」最主要的內涵是在談意義建構,也可說是對訊息表徵文本的解讀。傳統學校教育一直就著重在口語和書寫文本的識讀。人類用圖像媒介表徵訊息的歷史(如原始人的壁畫、結繩記事等),雖然早於文字,但是一直未被當作溝通的工具,成為一種訊息表達的符號系統。學校設有與圖像相關的美術、工藝課程,但是都偏重在創作技巧的層次,而不是從溝通、設計導向在設計課程和教學。二次大戰以前,雖然除了電腦以外,其他現代訊息傳播媒體,諸如留聲機、電話、廣播、電視等都已發明並進入商用階段,唯大體上仍是在推廣、發展、改善中。直至二次戰後,這些新興的媒體才逐漸取得與文字、印刷媒體相抗衡、甚至超越的優勢。社會的文化表徵,全面進入多元的時代,圖影像、聲光等視覺媒體成為文化的主流。筆者認為這是第一波識讀教育改革的背景,也是由傳統單軌識讀(literacy),轉為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的緣由。我國的藝術教育科系,在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紛紛將原來名為美術、美工或美勞教育等的學系,改為「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設計學系」或「視覺藝術教育學系」,以及近年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整合音樂、美勞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可說都是受到此波識讀教育改革浪潮的影響。


第一波識讀閱讀改革,訴求重視「視覺識讀」的呼聲,有來自藝術教育界,也有來自語言學界、社會文化學界和教育學界。藝術教育界如E. Eisner, I. H. Chapman, K. Freedman, K. Marantz, P. Duncum等,都是促成以溝通和文化觀點把傳統美術提昇為視覺文化一環,使視覺識讀納入學校教育的重要人物。藝術界從訊息溝通,從文化表徵的觀點來改革藝術教育的呼聲,正好與一些持社會文化語言觀的看法相呼應。如Halliday(1978)從社會符號的觀點,認為文化本身也是一種符號系統,語言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們是在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中建構意義。此外,促使教育界不要只重視語文能力,影響最大的應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者H. Gardner,1983年發表有關多元智能的大作《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註一)。筆者認為Gardner的多元智能說,對第一波識讀教育的改革,有相當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都已將媒體教育納為課程的一部分(Richard Van Heertum & Jeff Hare, 2006; Ian Brown, 2004)。美國雖然未正式納入課程,但在語文課程中,加重圖像的識讀應是很明顯的,如語文教科書選用獲獎圖畫書作品,以及照片論述(photo essays)文章作為課文,甚至今年(2007)榮獲「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童書的,竟然是以圖像表達的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雨果的祕密》(Brian Selznick著)(註二),這些在在都是圖像識讀受重視的佐證。總之,圖像或視覺媒體的識讀受到學校重視,可說是第一波識讀教育的成果。


識讀教育改革是隨著時代改變,持續在進行的。第一波可概括為「視覺識讀」的改革訴求,迄今仍在持續的階段。但時代大環境又因電腦的發明,有了大改變。1975年,個人電腦問世,八○年代末,多媒體技術成熟,以及九四年網路瀏覽器成功上市,意謂電腦與通訊技術結合,開始邁入網路時代。這二十年間,一般人仍難感受到電腦的威脅。直到進入網路時代,特別是Web2.0概念獲得實踐的二十一世紀,電腦網路已成了社會的巨無霸。它集創作工具、表徵工具、流通工具於一身,逐漸躍為新的霸主媒體,而且網路幾乎已成為人類社會非依賴不可的神經系統,它帶給人的影響將不只是生活方式,還將影響到人類的性格。再繼續發展,電腦到底會是幽靈,還是天使?實在令人無法不感到憂心。如何讓下一代在未來的天使或幽靈籠罩下,過有適應能力的生活,思考新的識讀教育已是迫切需要去面對了。1996年,由英、美、澳等國十多位學者組成的「新倫敦團體」(The New London Group,簡稱NLG),歷時一年半的討論,提出「多元識讀的教育學」(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Cazden, et al., 1996),就是為第二波新識讀教育改革揭開了序幕,「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是第二波識讀改革的訴求。國外近年來有關多元識讀的論述不少,國內迄今只有徐靜嫻教授(2006)提出,並對新倫敦團體的主張有詳細介紹。這也是筆者想藉此回研討會談談多元識讀的原由。唯徐教授已介紹的,筆者不擬在此重覆,筆者純粹談談個人的看法,包括上述兩波浪潮也是個人看法。


參、 二十一世紀網路世代的文化「訊息」運作環境與特質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電視的普及,使文化訊息的表徵更加豐富多元,除了傳統的文字、圖像外,聲、光、動態影像都成了文化表徵的媒介。然而,不論如何,此些不同樣態的文化訊息,仍然是依存在實體的世界。令人難以置信的,原本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電腦,竟然讓人可創造虛擬的空間(cyberspace),成為表徵文化訊息的新場域,特別是在電腦與通訊科技結合後,更是大大顛覆傳統文化生態。新網路時代的文化生態,筆者認為可以從文化訊息的運作環境和文化訊息特質來認識。

一、 文化訊息的運作環境

  1. 網路化:指的是文化訊息存在的環境。網路已逐漸成為文化訊息流通和利用的主要管道。網路普及的結果,讓人類能在無距離的虛擬空間,使用文字、圖影像、聲音等任何一種或多種媒介,進行多向(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多)的溝通,甚至還能彼此看到對方。這種無空間障礙的即時多樣式溝通或傳輸文化訊息,是傳統社會無法想像的。網路化使地球文化村獲得實現。由於網路空間距離不存在,天涯如咫尺,地球各地區的文化和語言,很容易在網路上相遇。
    如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網路化帶給教育最大的衝擊,應是學習環境的改變。它讓人在虛擬的非實體空間(有人美稱為無圍牆學校),進行知識建構活動,這可說是對傳統教育、學習方式的全面顛覆。網路化帶來新的學習環境,當然有必要思考如何實施新的識讀教育,以因應新的生活方式。

  2. 民主化:指網路時代的文化創作、發表權,由傳統的菁英獨占,走向大眾民主化。傳統文化訊息場域,常區分成創作者和消費者,乃至中介者。如以圖書來說,作家、讀者、出版商常是壁壘分明,且長期一直由人數少的作家享受獨尊,其中人數居多的讀者則幾乎沒有發言權。網路的世界,由於互動的便捷性與兼作生產工具和流通工具的電腦,具備低價與方便使用的特性(註三),使得傳統上不屬於創作族群的讀者群,也能參與創作,甚至演變成為文化訊息的活躍創作者,形成所謂「小眾喧嘩的年代」(陳謙,2007)。網路民主化的意義,正是在於它具體實踐了「群眾」的智慧,Google公司公開API(應用程式介面)而帶動的Web2.0概念 (註四)、布落格(blog)和「You Tube」的使用熱絡,以及Linux作業系統和維基百科(wikipedia)開放共同發展的機制,在在都是網路民主化,「群眾智慧」展現威力的典範。
    由於互動的便捷,可即時對別人的表徵活動給予回饋,創作者也常接受、閱讀別人的回饋而修改自己的表徵,從而使作者與讀者的界線模糊了。而且自己的創作隨時可以自行掛上網供人瀏覽,不必再經由中介的出版商,也使得文化訊息傳播的中介角色消失於無形。文化訊息的生產工具和生產項目由生產者自己而不是資本家掌控,是現代網路社會,創作民主化的另一個特色。生產工具不由資本家掌控,生產技術又有別於傳統的生產技術,套用馬克思的理論,已是形成社會革命的條件,新社會需要新的識讀教育不言可喻。

  3. 疏離化:是指網路時代下的人際處境。網路化、民主化的文化環境讓人溝通容易,互動頻繁。然而網路成為人類流通訊息、利用訊息的主要管道,使得人愈來愈依賴機器(電腦),方便溝通的另一方面卻又造成人類的疏離。現代已出現所謂「宅男」、「宅女」就是最好的寫照。我們從當前人們對手機倚賴的情形,也可以想像人未來可能無法擺脫電腦而過生活。人機合體的「賽伯人」(cyborg),可能就是未來新人類的寫照。(註五)

二、 文化訊息特質

  1. 多元化:指在網路上流通的文化訊息樣貌非常多元,一方面指訊息內容的多元,一方面是指表徵媒介的多元,以及文化表徵手法的多元。多元化是網路促成地球村化與創作民主化必然的結果。多元化則文化生態上呈現各種次文化爭鳴,訊息聲、光、影像化,以及大眾文學和休閒訊息風行,充分反映出後現代去中心化的思潮。網路上文化訊息的多元,可說十足反映出經濟上的「長尾」效應(註六),也是文化權民主化一種具體表徵。

  2. 幻動性:指網路上的文化訊息自身存在的本質。網路上的訊息,基本上是隨使用者的要求而呈現不同的組合連結。也即網路頁面的訊息是暫時性的,隨選(on demand)而存在,不選用則回歸不成訊息的組合素材元件,充分反映網路文化訊息的幻動非實體性。網頁文化訊息呈現的幻動性,它的體現方式是建立在「超文本」(hypertext)的技術上(註七)。由於這種超文本技術,使文化訊息的文本組合,呈現非線性特徵,也即文本續接的流向,不像傳統書面文本是一頁一頁線性固定的。它可以層層跳接網頁內部別的文本區,也可向外跳接不同的網頁。從而文本可以有多向、多元的變動組合,豐富文化訊息的表徵方式與內容。因此就幻動來說,它也是網路訊息多元化的另一種面貌。

肆、 網路識讀的指涉意涵

如上所述,網路時代的文化訊息,不只是訊息內容比傳統社會更為多元,而且還有因電腦與通訊技術結合所帶來的表徵媒體和表徵手法的多元,以及識讀行為本身面對訊息與技術情境的多元。正因為網路時代的識讀,增加了技術的因素,使得識讀教育涉及的內涵更為複雜、更為多元。筆者認為要談推動網路時代的多元識讀,必先認識網路識讀行為所涉及的內涵。基本上網路識讀行為共涉及三個環節,即讀者、文本、技術。讀者利用技術與文本或己身之外的讀者互動,筆者稱之為網路識讀,換句話,識讀也包括與他人的溝通。茲簡要圖示並分別說明如下:


一、 讀者

網路識讀行為的讀者,不可以為只是自身,同一文本可能同時多人截取在異空間共讀或同一虛擬空間共讀,甚至相互回饋,因此網路讀者可以是個人,也可能是兩人以上的多人,乃至一個不特定組合的社群。良好的閱讀行為,如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做駭客行為,不發匿名信,不散發電腦病毒,保持溝通的禮貌,以及正確的護機行為,可能都是網路識讀教育要納入的。
其次就識讀活動本身來說,並不局限於各類文本的解讀,還包括各類文本的創作(寫)和傳輸(包括口說、耳聽)。而解讀不能僅只要求釋義層次,批判免受媒體操弄,以及美學欣賞的高階解讀能力,可能更是未來國民必須具備。

二、 文本

文本是指用各種媒體,各種表徵樣式展現在網路上的多類型內容訊息。它是讀者的識讀對象。文本涉及表徵媒體(文字、圖像、影像、聲、光等),訊息表徵樣式和呈現方式,在內容類型方面,則有多領域知識的,有不同語言系統的,有適用不同年齡層的,至於文本來源,則可以是既存元件的隨選組合,也可以當刻真時發送的。就因為文本涉及媒體、表徵樣式、內容類別與內容結構等,因此文本涵括的知識範圍廣泛,愈要進行高階的識讀,愈要具備更深層的文本知識。從而推動多元識讀,似乎有必要針對不同的層級對象,理定必須具備的文本知識。

三、 技術

網路上流通的訊息,基本上可以說都是技術的產物。包括訊息文本的製作、儲存、傳輸、選取瀏覽乃至下載,無一不涉及技術。網路識讀是讀者透過技術,跟文本,以及跟他讀者乃至作者的互動。讀者跟文本互動,主要關鍵在如何截取、篩選出適用的文本。學會利用關鍵詞,利用布林邏輯,乃至指令檢索檢取資料,恐怕是要在網路上進行深層閱讀必須具備的技能,美國中小學極力推廣的Big6(註八),就是讀者與文本互動的能力。至於讀者間的識讀互動,則最基本的使用e-mail的能力,使用MSN或Skype溝通、製作PPT、使用Word文書軟體等的能力外,建置自己的網頁、布落格的能力,可能也是必要具備。而閱讀網路文本,截取資料建置自己的參考資料夾,或加以編輯再利用的能力,筆者認為也是識讀活動非常需要的能力。

伍、 結語:新時代多元識讀教育的挑戰課題

當前我們已逐漸全面進入網路時代,推動新的識讀教育已到必須嚴肅思考的時刻。筆者認為下面幾個問題值得我們預為思考。
一、 課程結構調整問題:九年一貫課程固然是2001年才開始實施。但很顯然,視覺媒體以及資訊科技融入課程顯然不夠。尤其圖影像視覺識讀教育,普遍仍未受到大多數國人的重視。多元智能的宣導仍是我們要加強努力的。
二、 青少兒疏離感的防止問題:由於兒童沈迷於電玩的時間已比電視嚴重。沈迷的結果,常是懶於跟外界互動,從而乖離、孤僻的個性容易形成。如何增加青少年兒童之間的合作互動,防止「宅男」、「宅女」人口增加,也將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三、 教師角色的調整問題:網路化帶來整個教育、學習環境的改變,最難調整適應的恐怕是教師。教師除了要勉力學會一些教學必備的電腦技能外,更要從心態上把過去主導的角色調整為輔導的角色。如何輔導學生利用網路資源建構知識,並增加對網路訊息的批判能力,是老師未來要扮演的角色。
四、 網路使用倫理規範問題:網路普及,為大家帶來方便。如何養成良好的網路使用行為非常值得重視。由於網路資料下載的方便,剽竊拼貼作報告的行為告誠,不亂發匿名郵件,保持網路互動的禮貌,在學校受教育階段,有必要特別予以強調。

註一:Gardner的《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時報文化公司在1998年出版了中譯本,由莊安祺翻譯,書名中譯為「7種IQ」。
註二:Brian Selznick的《雨果的祕密》(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中譯本由東方出版社購得版權,於今年(2007)12月推出。Selznick曾獲美國圖畫書凱迪克獎(參看東方出版社網站)。有關圖像小說,另參閱今年11月15日自由時報副刊,MaoPoPo的〈畫出記憶本質的冥想〉一文。
註三:日本矽谷創業家梅田望夫,在他的大作《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日文原書名為《網路進化論》),認為電腦持續降價,讓更多人負擔得起,「使創作行為與發送訊息的成本門檻降低,是網路世界得以成形的重要條件」。另梅田望夫也以「長尾」理論,比喻長久以來,佔據報章、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創作行為,都是部分少數人的特權,也是既存媒體的權威所在,是所謂「恐龍頭」的部分,而恐龍長尾部就是那無數個得不到表現機會的人。部落格出現後,長尾部分開始活躍,使得媒體權威結構面臨崩潰(蔡昭儀譯,梅田望夫著,頁15-30;139-140)。
註四:Web2.0的概念基本上是指容許人們在網路上自由組合,運用所有的資源。背後的理念是鼓勵網路利用者也成為創作參與者,而非只是被動的服務接受者。資訊界一般認為Web2.0是網路發展進入新世代的分水嶺。而Google公開API(應用程式介面),則是帶動Web2.0的發展風潮。Yahoo創設的服務網站代表的是Web1.0的概念,後起Google創設的則是Web2.0的概念。有關Google公開API的劃時代意義和Web2.0概念,可參考前引梅田望夫的著作,頁116-128。
另Web2.0與e-learning2.0的關聯可參見Downes, Stephen.(2006) E-learning 2.0. eLearning Magazine. 2006.5.21下載自http://www.elearnmag.org/subpage.cfm?section=articles&article=29-1
註五:「賽伯人」(cyborg)是cybernetic(機器體)和organism(有機體)的組合字,在1960年由M. Clynes首先提出,原指在自己腦袋裝有模控晶片的人。1991年,女性主義者哈拉威(D. J. Haraway)進一步提出「賽伯人宣言」(Cyborg Manifesto),直指二十世紀末的人類,已然是賽伯人,意謂當代社會,生物與機器間的界限,日益模糊。有關賽伯人的介紹,可參閱 吳筱玫(2002)發表在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的專文〈重寫賽伯人:一個模控的觀點〉;蘇健華整理(2006)發表在資訊社會研究11期的〈Cyborg、Cyborg宣言與Cyborg研究〉。
註六:長尾(long tail)理論有時簡化為「八十/二十」,常被用來說明傳統社會少數菁英(百分二十頭部)掌控大部分社會資源(百分八十),相對居大多數的非菁英群眾(百分八十長尾),卻只擁有百分二十的資源,發言聲音很弱。Google的經營哲學顛覆傳統,就在於它使被忽略的長尾部分,產生勝過百分二十頭部所擁有的百分八十力量。參見前引梅田望夫著作,頁97-115。
註七:hypertext是電腦呈現文本的一種技術,1965年,由T. Nelson首先提出。它是一種組織文本新方法,打破循序線性組織文本的傳統常規,讓讀者可以自行決定文本的閱讀次序。「hypertext」較常見的中文譯名是「超文本」,也有人譯為「多向文本」,如鄭明萱著的《多重文化》(揚智,1997)。
註八:Big 6 是美國中小學極力推廣的資訊六大基本能力。參見 賴苑玲(2001)。

參考書目

  • 吳筱玫(2002) 重寫賽伯人:一個模控的觀點。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頁187-214。
  • 徐靜嫻(2006) 走向新的識讀觀點。載於國語文領域統整課程發展:合作探究的模式。台北:學富,頁41-56。
  • 蔡昭儀譯,梅田望夫著(2007) 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台北:失覺。
  • 陳謙(2007) 小眾喧嘩的年代。文訊,266,頁61-68。
    MaoPoPo 畫出記憶本質的冥想-專訪新銳圖象小說家奎格.湯普森(Craig Thompson)。載於自由時報,E5版,2007年11月15日。
  • 鄭明萱(1997) 多向文本。台北:揚智。
  • 鄭耀勝譯,Kellner, Douglas著(2004) Glob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evisioning of Educ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ple Literacy Instruction. 課程與教學,7(4),頁91-108。
  • 賴苑玲(2001) 如何將Big Six技能融入國小課程。書苑,48,頁25-38。
  • 蘇健華整理(2006)。Cyborg、Cyborg宣言與Cyborg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1,頁37-114。
  • Brown, Ian.(2004) Global trends in art education: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paradigm shift to visual literacy.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3),頁50-61 (中譯:頁62-71)。
  • Cazden, Courtney, Cope, Bill, Fairclough, Norman, Gee & Jim, et al. (1996)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s, 66(1), p.60-92.
  • Duncum, Paul.(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p.101-112.
  • Duncum, Paul.(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 p.6-11.
  • Duncum, Paul.(2003)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visual culture in art education.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5(2), p.19-25.
  • Duncum, Paul.(2004) Visual culture isn’t just visual: Multiliteracy, Multimodality and Meaning.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5(3), p.252-264.
  • Hagood, Margaret Carmody.(2000) New times, new millennium, new literacies.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9(4), p.311-328.
  • Halliday, M. A. K.(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以社會角度詮釋語言與意義)。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獲Edward Arnold公司授權出版。
  • Kalantzis, Mary., Cope, Bill. & Fehring, Heather.(2002) Multiliterac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new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PETA-PEN, 133. 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65170
  • Kelder, Richard.( March 12-15, 1996) Rethinking literacy studies: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World Conference on Literacy.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17373
  • Thwaites, Trevor.( November 29-December 3,1999) Multiliteracies: A new direction for arts education. Joint Meeting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44165
  • Van Heertum, Richard. & Share, Jeff.(2006) A new direction for multiple literacy education. 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 41(3), p.249-265.
  • Damico, James S.(2005) Multiple Dimensions of Literacy and Conceptions of Readers: Toward a More Expansive View of Accountability. Reading Teacher, 58(7), p.644-652.